全民健身背景下的社區體育公園設計與規劃
近年來,在城市設計與規劃過程中,社區體育公園數量持續增加,同時,針對社區的不同特點,在社區體育公園設計與規劃過程中也進行了差異化的調整,由此,則可以充分發揮社區體育公園的優勢,實現社區體育公園的點狀分布,便于人們參與到社區的體育健身運動中。
社區體育公園的建設受空間的制約,在規模上相對較小。在該效果圖中,社區體育公園四周均為城市道路,為避免外部車輛通行時的噪音等干擾,該社區體育公園四周均種植了大量的植物作為圍擋,由此,為人們運動健身提供了一個相對安靜的空間。綠色植物的大量使用,有助于營造輕松、舒適的環境氛圍,使人們在社區體育公園運動健身過程中全方位的放松身心。
對于社區體育公園而言,其設計與規劃不僅要考慮到功能區域的劃分、運動器材的擺放等,還需要參考周圍空間環境的實際情況。在該社區體育公園周圍主要為多層建筑,空間視線遮擋并不明顯,所選樹木的高度與周圍建筑物的高度相一致,如此,則能夠避免社區體育公園在垂直空間上可視元素的單一性,進而豐富垂直空間的視覺層次感。除此之外,圖中體育公園的整體布局采用了非對稱的結構,如此,則弱化了因占地空間有限帶來的拘束感,營造了更加舒適、自由的環境氛圍。
社區體育公園的設計與規劃應以多元化的功能體現為核心,然而,為保證整體設計與規劃的合理性、科學性,則需要綜合其空間功能定位。該社區體育公園共分為兩個區域,即休閑區和健身區,并且,在整體空間占比方面,休閑區的面積相對較大,健身區則采用了藍色塑膠鋪設,從而避免在運動中因摔倒等造成的傷害。同時,休閑區的功能設定同樣能夠滿足人們的健身需要,相較于健身區來說,休閑區則適合一些較為舒緩的健身運動。因此,社區體育公園設計與規劃對空間功能的設定同樣重要,是影響社區體育健身運動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于社區休閑運動空間的有限性,在社區體育公園設計與規劃方面則強調了其休閑與運動功能的統一性。圖中,整個社區體育公園采用了半封閉的設計,在保留出入口的同時,內部則采用了草坪、塑膠臺面的設計。內部區域種植大量的植被,在豐富內部空間元素的同時,有助于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環境氛圍,使人們能夠在健身活動中融入到自然環境之中。并且,從色彩構成上來看,器材的色彩均區別于社區體育公園的其它元素,進一部提高了人們在社區體育公園中參與健身活動的安全性。
區別于規模較大的體育公園,從整體規劃設計中來看,社區體育公園的空間有限,因此,對其內部區域的設計與規劃有著較高的要求。整個健身區域采用了輻射式的設計,中心區域為適合低齡兒童的滑梯,健身區域的四周則為適合成年人、老人的運動器材,所以,該社區體育公園的設計與規劃滿足了不同年齡段的健身需求,符合全民健身背景下社區健身運動開展的相關要求。不僅如此,該社區體育休閑廣場還設置了告知牌,以便于人們更好地使用各種器械進行鍛煉,繼而強化了以人為本思想在社區體育公園設計與規劃中的滲透。
全民健身背景下的社區體育公園設計與規劃有著一定的復雜性,由于社區體育公園的復合功能定位,因此,在健身區的設計與規劃方面需要考慮其空間上的延伸性。整個健身區位于社區體育公園的入口處,運用不同材質進行空間延伸設計,從而對社區體育公園的功能空間進行引導,便于人們在健身運動與休閑兩種狀態中進行切換。左側區域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采用了石板鋪設,從健身效果來看,對于鍛煉人的平衡性有著一定的作用,這也是社區體育公園健身區空間功能延伸的重要體現。
作為全民健身的基礎保障,社區體育公園的規模將會繼續擴大,持續優化社區體育公園設計與規劃方案,對進一步落實全民健身運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颶風體育也將為創造更好、更環保的社區公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的!